欢迎访问365bet—中共米脂县委组织部主办!

当前位置 主页 > 党史回眸 >

党史知识

发布时间:2013-12-16 12:22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党史专题资料征集的小常识
    党史专题资料,是党史研究部门最常见的工作载体和主要的基础性资料之一。也是党史研究者经常用以纪录和表达研究成果的根本手段和方法。那么,要搞好党史资料的征编工作,首先要深刻认识党史专题资料的本质特征。
关于党史专题资料的本质特征,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何为党史专题资料;二是党史专题资料有哪些内容构成;三是党史专题资料的功能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党史专题资料
    党史专题资料就是党史片断、党史事件、党史人物专项挖掘研究结果的史学化、理论化、系统化记载表述的体系。这里所说的党史片断、党史事件、党史人物,是党的历史的具体化表现形式。有可能是党史中的闪光点,也有可能是党史链条中的普通一环,但它们都是党的全部历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非常关注、仔细研究、深入探索和挖掘的重要素材。例如,我们征编的《米脂县党、团组织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的活动》、《沙家店战役简述》、《米脂县土改运动》、《两年徘徊》、《人民公社化运动》、《米脂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米脂县1957年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等,都属于党史专题类。这些专题资料,以党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个历史阶段,带领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推进政治思想领域或经济社会领域建设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真实、全面、生动、客观地记述了党的前进脚步和党在社会历史进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通过对这些专题资料的收集、整理、筛选、归类、成文,实际上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起因、发生、发展、结果这一过程的研究记述和经验教训的概括总结,这一过程的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升华,客观上也就完成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探索与研究,也就初步实现了对这一历史事件认识、理解的统一,进而在应用方面达到本质上的一致。
    这里所说的史学化、理论化、系统化,是主要针对研究和表述提出的基本要求。所谓史学化,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突出党史姓党的基本原则。在坚持一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基础上,把握历史主流和事物发展的大局,正面总结和客观颂扬党的光辉历程,辨证分析和妥善处理影响党的形象的历史问题。对沉痛教训也要深挖根源,善意反思,深刻揭示违背客观规律必遭失败的道理,从而警示后人。与此同时,涉及的人和事,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看待和考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体例格式采用记述体,以中性文字为主,恰当使用褒贬手法,用字表述准确、简洁、凝练、质朴,但又不失文采。所谓理论化,就是在形成综述时,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以史为主,以论为辅,既有鲜明的观点,又有雄辩的历史事实,观点概括表述事实,事实佐证支撑观点,二者有机统一。章节之间要相互照映,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素材的选择上突出典型化和代表性,力戒堆砌和记流水账。整个材料做到事实清楚真实,观点鲜明正确,分析深刻透彻,总结准确恰当,文风清新朴实。所谓系统化,就是指整个材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而且各部分紧密围绕主题有序展开,共同构成有机地统一体。从内容看,需要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无论缺少哪一方面,总觉得不完整、不充实。从构成上看,综述里面的内容,都能在后面的佐证材料中找到支撑。反之,收集、筛选的佐证资料中的基本事实一般都能在
综述中有所反映。综述与佐证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党史专题资料的内容怎样构成
总体上看可分为两部分组成:一是综述,二是附属资料。综述是党史专题资料的全貌和整体表述,附属资料是专题组成的有机体。一般情况,附属资料又分“历史文献”、“回忆录”、“报刊资料”、“调查考证资料”、“大事记”以及下级专门部门的“综述节选”等部分。如果涉及到比较突出或特殊的人物问题,当然应该包括“个人典型”资料。
    综述,是我们研究者根据收集到的附属资料,总体概括出来的综合性资料。只要我们认真阅读记录,仔细分析研究,探寻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趋势,把握总体要求和清晰思路,一般写出的综述都是可行的。
    历史文献,是中、省、市、县等各级党委或党委与政府联合下发的有关党的某个事件或某个活动、运动或某项工作的文件,也包括各级党委领导人的有关讲话、汇报、发言记录以及会议纪要等。这部分资料中,内涵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某项工作或运动的部署、安排和要求,体现着各级地方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所采取的基本措施、开展情况、存在问题、成绩和教训,能够反映出某个历史事件从发生到结果的基本脉络。
    回忆录或口述资料,是当事人或亲历者就某个历史事件或运动的亲身经历情况,根据自己记忆进行回忆写成文章或用嘴直接说出来给别人听,听者把讲述内容整理成口述格式的历史资料。这方面的资料越多,提供的党史线索就越广,也大大增强了历史资料的亲切感、鲜活力、生动性和可读性,但也同时带来了历史真实性的辨析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多方调查了解,考证甄别真伪,最终采用最能反映历史原貌的资料。
    报刊资料,就是某个历史事件或运动在当时舆论宣传媒体上留下的历史见证。重要报刊一般都是执政党的喉舌,紧贴时代脉搏是它的责任要求和生命力所在。因此,某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情况,一般都会刊登在当时正规报刊上,经常会反映概貌或局部,从一个侧面暴露历史的进程。这样也就为我们查找历史的依据拓宽了渠道。
    调查考证资料,就是对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留在现实中的痕迹或当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识和说法进行调查整理的文字记载。为了弄清真相,排除谬误,需要到现场去调查勘验,达到对历史事件真实情况考证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笔录的调查报告,就构成了考证资料,非常珍贵,需要大家爱惜她。
    大事记,就是某个历史事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只有通过一件一件的大事发生,才能推动整个运动不断向前发展。把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大事以条目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就构成了大事记。通过大事记的表述,充分佐证历史发展的过程。
党史专题资料的功能作用是什么?
 党史专题资料不仅反映了党的局部或部分历史,而且也是党的光辉历史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她承载着对党史“珍珠”的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是我们构筑党史正本“大厦”的重要基石,是党史专项问题深入研究、探寻规律的重要基础。没有这一基础,编写党史正本可谓难上加难。要成为党史研究的行家里手,必须从了解和熟悉党史的局部开始,逐渐积累,有了量的扩张,最终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同时,钻研和吃透党史专题资料是锻炼和培育党史干部的业务平台,只要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刻苦练习,就能充实和丰富自我,实现党史工作的突破和发展。因此,作为党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党史专题资料的征编和研究。
    一是要自觉把党史专题资料的征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党史专题资料是全部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虚无缥缈。不善于、不重视抓基础工作的党史部门领导,应该说是不称职的领导。因此,要增强基础意识、专题资料意识,千方百计夯实它、巩固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党史正本的编写需要,按照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系统地排列出党史专题规划,并逐步完成,进而为党史宝库增添和积累宝贵财富,这是我们各级党史部门首先要而且必须长期坚持抓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二是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党史工作者的基本功。首先是培养博览群书的习惯和能力,看得多了,知识也就积累起来了,所谓见多识广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是培养寻找资料的本领,要主动出击,善于发掘,避免寻找资料的盲目性。第三培养综合分析和正确运用资料的能力,到手的资料要会用,哪些重用,哪些慎用,哪些不用,靠我们综合分析后进行正确取舍。第四是培养驾驭文字的书面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是天生的,靠后天的勤奋才能得来,多写、多思、多改、多推敲,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要分层次培养,分阶段教练,有意识地出题目让其练习提高。
    三是要注重对党史专题资料的深入研究。党史专题资料不仅为编写党史正本奠定基础,同时也给我们深入研究党的建设发展、治国安邦、执政富民、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经验教训、特征规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史料载体。通过对其研究,总结提炼出一系列紧贴现时建设发展、改革创新所需借鉴和参考的东西,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定提供历史参考,从而实现紧贴大局,服务中心,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目标要求。


中共历史上独特的几次党代会

唯一在国外召开的六大
六大之前和之后的历次党代会会址均在国内,唯独六大在前苏联莫斯科召开,其原因是当时国内形势恶化。1927年4月初,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在武汉宣布“分共”,白色恐怖弥漫全国,我党各级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等革命精英惨遭杀害。这年冬,全国党员人数由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锐减至1万人;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先后受挫,在国内难以找到一个合适和安全的会址。党中央遂请求共产国际帮助,在莫斯科召开六大。六大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举行。
七大的“三个长”
    一是距离上届党代会的时间最长。党的一、二、三大,时距均一年,三大到四大为一年半,四大到五大为两年半,五大到六大为一年,六大至七大长达17年,七大到八大为11年,八大到九大为13年,九大到十大、十大到十一大均为4年,其后的十二大至十六大,均按照党章的规定,实行规范化,制度化,时距均为五年。
    二是筹备时间长。早在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召开七大。不久,国民党军队接连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三、四、五次“围剿”,随后是红军万里长征,七大难以举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环境较为安定。同年12月,党中央政治局发出召开七大的决议。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这一决议,七大的准备工作正式启动。1939年秋冬,各地党组织按照中央的通知,选出了出席七大的代表,代表们陆续启程赴延安。由于各抗日根据地被日军分割、封锁,各地党代表尤其是南方各省的代表赴会犹如一次“长征”。广西党组织的代表陈岸,于1939年12月28日自桂林出发,绕道湘、赣、皖、苏、鲁、冀、晋、陕八省,历时一年,行程万里,才于1940年12月16日抵达延安。1941年春,大部分代表报到后,党中央政治局初步议定在“五一”节召开七大。随后毛泽东等同志在起草会议报告过程中,发现党历史上的问题不少,王明路线统治时期的四年错误最为严重,需要系统的研究、总结和开展整风运动,使全党取得共识,七大才能开好,于是决定延期举行。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随即召开七大。七大的准备工作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算起为六年半,如从六届四中全会开始酝酿起即达14年。
    三是会议的时间最长,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开幕,6月11日结束,历时50天。其余的历次党代会大多为一至两周时间,超过三周的只有九大为24天。不到一周的只有十大为五天。七大召开的时间虽长,但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科学的总结了党创建24年来领导中国革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正确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正式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巩固和团结一致,引导全党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并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大:唯一有兄弟党代表参加
    1956年9月15日到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八大,是我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八大按照当时国际共运的惯例,邀请了外国共产党代表出席,共有五十多个兄弟党派代表团来华。苏共派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率团,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伊巴露丽,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波立特,印尼共产党总书记艾地等风云人物应邀到会。建国前,我们党的一大、三大、五大、六大先后有马林、罗易、鲍罗廷等“外国嘉宾”出席,但他们都是共产国际派来指导会议的代表,而应邀参加我党八大的兄弟党代表团只是列席会议的,向我党表示祝贺、支持和互相交流经验,两者的内涵是不一样的。